光學顯微鏡的幾種檢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1. 明視野觀察法(Bright-Field Microscopy)
原理:這是自顯微鏡發明以來Z傳統、Z普遍的應用方法。在明視野觀察中,照明光線直接穿過被觀察的物體,形成明暗對比的圖像。
基本部件:任何物鏡和配有孔徑光闌的聚光鏡均可使用。
適用范圍:所有已染色的組織切片、血液涂片等。
注意事項:確保庫勒照明系統調整良好,視場光闌不可任意開大,并避免用聚光鏡的孔徑光闌來調節視野的亮度,否則會影響分辨率。
2. 暗視野觀察法(Dark-Field Microscopy)
原理:不直接觀察到照明的光線,而是觀察到被檢物體反射或衍射的光線。視場成為黑暗的背景,而被檢物體則呈現明亮的像。
特殊附件:需要暗視野聚光鏡,使光線斜射向被檢物體。
分辨率:遠高于明視野觀察,Z高可達0.02-0.004mm。
適用范圍:觀察微生物、細菌、細胞器等微小粒子。
3. 相差觀察法(Phase-Contrast Microscopy)
原理:利用被檢物體的光程之差進行鏡檢,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現象,將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變為可分辨的振幅差。
基本部件:相差物鏡、明視野與相差兼用的多用途聚光鏡、對中望遠鏡、綠色濾光片。
適用范圍:觀察透明、未染色或不能染色的樣品,如各種細胞、活組織等。
4. 微分干涉相襯法(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, DIC)
原理:利用雙光束干涉的原理,使樣品細節呈現出浮雕效果,克服了相差法觀察時樣品細節像周圍伴隨有光暈的局限性。
特殊部件:起偏器、檢偏器、DIC插片。
適用范圍:透明或不能染色的組織切片,厚度可達100μm左右,培養中的活組織和活細胞等。
5. 熒光觀察法(Fluorescence Microscopy)
原理:使用熒光染料或轉染技術,將熒光團結合到目標組織或細胞器等結構上,再用熒光顯微鏡激發觀察,實現高特異性、高靈敏度觀察。
基本部件:熒光光源、激發塊(熒光臂或熒光模塊)。
適用范圍:生物學研究(如細胞和亞微觀細胞結構、細胞生理等)、醫療診斷(如原位熒光雜交技術檢測癌癥、呼吸道病毒檢測等)、產業應用(如材料成分檢測、藥品檢測等)。
6. 偏光觀察法(Polarizing Microscopy)
原理:將普通光改變為偏光進行鏡檢,以鑒別某一物質是單折射(各向同性)或雙折射性(各向異性)。
應用:廣泛應用于礦物、化學、生物學和植物學等領域,用于觀察具有雙折射性的物質。
7. 體視顯微鏡觀察法(Stereoscopic Microscopy)
特點:具有正象立體感,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物學、醫學、農林、工業及海洋生物各部門。
應用:適用于需要立體觀察的場合,如生物樣本的解剖、觀察等。
這些檢測方法各有特點,適用于不同的觀察需求和樣品類型。在實際應用中,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。